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

人才培养

已毕业博士生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已毕业博士生
陈芳 发布时间:2016-07-06 浏览次数:

博士论文题目: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某高中英语教师群体个案研究

论文摘要:

 校本教研是此次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倡教师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成为研究型教师,通过自下而上的教研方式促进教师发展和学校建设、推动课程改革。目前校本教研正逐渐成为被广泛应用的实践形态,但现实中教师如何开展校本教研、这一过程存在什么特点或问题、校本教研的效果如何、又有什么因素会影响教师进行校本教研,对于这些问题都缺乏深入、严密的实证研究。

 对以往校本教研研究的梳理显示目前关于校本教研的理论研究架构单薄,实证研究数量匮乏,而且在研究内容上很少关注校本教研的主体人群即基层教师,没有突出校本教研自下而上的基本特征。而作为校本教研的理论源头,教师研究领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则较为丰富,在理论建构与研究方法与发现等方面都可以给校本教研研究以启示,但这一领域关注的研究对象多为个体教师或临时性教师团队,缺乏对日常工作环境中的长期性教师群体开展研究过程的历时性研究。

 因此,本研究以新课程实施为背景,将描述和解读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长期性教师群体开展校本教研的过程作为研究目的。由于中国基础教育教师组织建制的鲜明特色,这种长期性教师群体往往就是学校内的教师学科组。研究采用质性研究范式,应用强度取样的策略选择了北京市某重点高中F校的全体英语教师(共17名)为群体个案,观察和描述这个学科组开展校本教研的现状,了解校本教研对教师产生了什么作用,进而探讨影响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主要因素。研究者以局外人的身份长期、持续地深入研究对象的日常工作环境进行族志学研究,收集数据时间长达两年。主要数据收集方法有实地观察、深度访谈、研究日志、实物资料收集、通讯记录等,从中得到大量的录音及文字数据。

 经过对数据自下而上的编码和归类,本文遵循族志学的写作传统,先以描述和叙述性文字呈现了各研究对象在校本教研中的表现、他们开展校本教研的过程和其间发生的几起关键性事件,然后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以下主要研究发现:1)被研究教师群体开展和参与了教研会、公开课、课题研究等多种校本教研活动,采取了多层次交叉型团队、负责人制度、合作分工、讨论交流、经验总结与反思、接受专业引领、成果固化七种行为方式;同时教师的校本教研具有发生零散性、参与度不均衡、实质性合作不足、形式化和表面化四大特点。2)校本教研对教师产生的作用有改善教学,提升研究素养,促进反思,推动团队合作,更新对学生的认识,激励情感心态,并且催生了教研成果,但同时也加大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和负担。3)现实中影响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因素主要有五类:与教师个人相关的因素,与教研团队相关的因素,与学科领导相关的因素,与学校相关的因素,以及学校外界因素。

 在所有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本文综合以往的相关理论,对校本教研中教师主体性、探究性与团队建设这三项突出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讨论,运用实践共同体理论提炼出一个校本教研共同体的理论框架,并指出了校本教研在今后可以选择的良性发展趋势。最后,根据研究发现及对研究发现的理论探讨,本研究提出了对于一线教师、教师学科领导、学校管理者、教师教育者和教育政策制定者的启示,总结了对校本教研和教师研究领域研究的创新性贡献,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校本教研,教师研究,英语教师,课程改革,族志学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
 
学院地址: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
电话号码010-58807678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版权所有